7月7日下午,由3724香港金算盘22主办,学会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学会预应力专业委员会等共同承办的2023年“土木大讲堂”第六讲在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成功举办,作为3724香港金算盘2270周年庆系列活动之一,邀请到了吕西林院士、李亚明大师、杨健教授倾情开讲。会议同步在腾讯平台进行直播,共有约200名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参加。
会议由工程结构专委会主任委员贾水钟和上海市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数字化运维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锦剑主持,3724香港金算盘22副秘书长崔敉致辞。
报告一:
报告人:吕西林 院士 同济大学
主题:TOD开发与城市建筑综合体防灾安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及城镇化的稳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优化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途径。为充分利用站场及其周边土地资源,各城市将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的理念引入轨道交通站场,即围绕站场上盖物业综合开发建设,形成集居住、商业和办公等为一体的建筑群。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上盖建筑正兴建于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其建筑理念优异,充分提高上盖开发土地资源利用率。然而,该类建筑结构体系亦存在较多设计难题,为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上盖开发、解决结构设计问题,由同济大学会同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主编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结构设计标准》(T/CECS1035-2022),自2022年8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为上盖抗震结构、隔震/振结构设计提供工程指导,科学地提升了上盖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使用舒适性,为轨道交通上盖结构在智慧城市中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报告按照目录分为以下三部分:研究需求、研究进展、结论展望,
报告二:
报告人:李亚明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题: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碳技术路径与创新实践
报告首先从国内外目前碳达峰-碳中和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建筑行业碳排放特点,提出了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管控碳排放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从材料生产、设计、建造、使用等全过程碳排放测算方案,剖析建筑行业碳排放总量及主要影响因素,从能源结构分布情况出发提出建筑降碳技术路径,重点在低碳材料、低碳建造运维、高效结构等领域进行降碳减排研究,同时强调在城市更新建设中加强降碳技术应用,提倡建筑结构从业人员应建立碳排放知识储备。报告按照目录分为以下五部分:背景介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碳技术路径、案例模拟、结论建议。
报告三:
报告人:杨健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
主题: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既有建筑结构安全运维应用。
本报告将首先介绍基于结构逆向数字化重塑技术的孪生体架构,从数据采集、语义建模等步骤对数字底座的构建进行阐述。其次,结合结构健康监测相关技术与数模驱动的评估方案,针对运维过程中的多源数据感知融合、数据缺失、数据耦合等问题,介绍运维监测数据的分析与结构孪生模型的反演技术。同时,从多源感知角度出发,对视觉、听觉、知识、传感等多模融合感知分析技术进行总结。之后,对基于多模融合的预警技术进行简介,并结合实际案例对数字孪生在既有建筑安全运维上的应用提供整体认知。报告按照目录分为以下四部分:背景介绍、孪生构架、数字重构、智慧管控。
主题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饶有兴趣的参观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家在参观过程中进行了讲解和交流。本次土木大讲堂学术和参观活动圆满结束。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