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学会地下工程专委会在上海隧道公司召开委员会议,近40名委员出席。会议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隧道公司杨国祥总工主持。
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传达了十届三次理事会通过的学会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计划安排,并就学会2011年将申报科协的科技节活动、学术年会项目、工博会项目等做了进一步动员和阐述。对如何开好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隧道研讨会、进一步抓紧落实地下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开展好学会科技咨询与科技评价工作、更好的做好三个服务一个加强工作作了讲话。会上,傅秘书长宣读了学会对2009年至2010年年度地下工程专委会等四个先进专委会的表彰意见,勉励地下工程专委会要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地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城建集团副总裁周文波博士对专委会2010年的工作作了总结,对过去一年中,地下工程专委会在完成科技节项目、组织多项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与国外学者的学习与交流、参与组织上海科技论坛、参与中国工博会20届地铁年会研讨会活动、发展个人会员47名等成绩与委员们共享。
孙钧院士、老专家王振信、原学会理事长孙更生等纷纷在会上建言指出: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建设,给我们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要求,前年杭州地铁的1115事件,更是为地铁施工人员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吸取什么教训,又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国内对此事件的教训分析难以见到,倒是英国土木工程学会对杭州地铁1115事件进行了分析,事故不能就事论事,不分析找教训,对青年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没有帮助,也不利于学科发展。上海的1115事件,也对工程监理提出了要求,学会在监理、培训方面是否能做些贡献,要加强第三方安全监理保险,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老专家们畅谈了五、六十年代参与学会工作的经验,指出国家经济发展是支撑学会的必要条件;热心学会工作是搞好学会工作的关键;而经费的支持对学会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在服务会员,开展学术活动上多作为,要在普及与提高上下功夫,学会要利用自己广泛的资源优势,开展对一般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普及科技知识,在提高方面,选一些好的主题,开展一些高端的研讨会,搭建好平台,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副主任委员杨国祥总工对今年计划进行了通报,并广泛征求了委员们的意见并指出,地下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在“十二五”将有许多事情可做,地下工程的发展机会与机遇均很大,上海隧道的工程装备要打入国际市场,学会工作还是很有作为的,要开展二次创新,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亦敏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