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5年04月01日 06:40:04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专委会新闻
燃气专业委员会召开“燃气供应系统预警和自动处置安全技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1-02-24 10:03:56      

2011年2月18日,学会燃气专业委员会于奉贤组织召开了“燃气供应系统预警和自动处置安全技术研讨会”,来自燃气和自控单位的科技人员约15人出席了会议,专委会秘书郑克敏高工主持会议。会议对目前燃气供应系统的安全措施进行了评估,并结合国家《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和《城镇燃气技术规范》精神,认为安全是今年工作重中之重,安全措施绝不能仅搞形式,而应体现“安全、可靠、及时、有效”的原则。本着这一原则,会议就供应系统预警和自动处置安全技术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取得了共识。

会议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城镇燃气技术规范》对上海市这样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应采取感震和自动处置。拟对智能燃气计量装置内置或外附地震感应器,并使其与计量装置所附切断装置联锁。与会者认为,应进行地震感应器抗干扰性能研究、智能燃气表内置或外附地震感应器的技术保护研究,地震感应器所需微型锂电池和动力干电池选择和寿命研究。防止因地震使燃气系统损坏造成次生灾害。

会议认为,应进行燃气供应系统预警和泄漏浓度可追溯技术的研究。基于燃气供应系统发生事故前后所发出信号的不同,研制复合探测器,改变传统的仅有单一的泄漏探测信号,便于根据需求而不同组合。其信号来源于燃气泄漏、燃气不完全燃烧、空间温度(火灾预警信号)等,可根据燃气用气场所和管道经过区域,取舍上述信号源的不同组合,使之成为一复合探测器。考虑燃气发生事故,一般都为燃气泄漏至一定浓度而致,故拟研制事故记录器置于复合探测器机盒内,以使记录和显示事故之前25小时燃气泄漏不同时段的浓度,以利事故分析。

会议认为,应进行超浓度断电技术研究。据对已发生的燃气泄漏导致燃烧甚至在空间内爆炸的事故分析,燃烧或爆炸事故,其原因除该场所燃气的浓度在其爆炸范围内之外,必要条件应该有明火或电火花等导火索,为避免空间内因燃气泄漏致燃爆而造成次生灾害,会议设想在泄漏探测器上设置超浓度断电控制装置,以使当泄漏探测器探测到空间内燃气达到一定浓度时,切断气源同时切断该空间内或邻舍的电源。因此,当空间内泄漏探测器接到燃气超过一定浓度时,会有两个处置动作,一个切断气源,同时另一个切断电源,以避免次生灾害,造成重大损失。

会议对新型燃气泄漏预警技术进行了研究,传统探测器设置位置,未区分开放和密闭空间,也未顾及室内空间的气流组织,燃气泄漏不能按人们主观意愿汇集于诸如天花板等处的探测器周围,使之不能第一时间及时和有效地感知燃气泄漏信号,会议认为在通过室内空间气流组织测试,进而得到不同的开放和密闭空间的判定条件,根据不同空间,采取不同的接受燃气泄漏信号的预警方式。研制对管道或管件等的周围空间进行密封,并进行该密封部件内空间的导流技术和时间的研究,附于管道、管件上该密封部件之上的新型泄漏探测器及其控制系统研制,以及时有效地探测到管道燃气泄漏信号,使系统安全、可靠、及时、有效。

会议认为自动处置拟用智能计量装置内置或外附切断装置或独立式紧急切断装置,以及时切断气源,燃气泄漏探测器内附超浓度切断电源装置,以及时切断电源,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燃气灶具前设置过流切断阀以防末端管脱落、人为泄放导致燃气瞬间泄漏过流而造成事故。会议并对多信号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城镇燃气技术规范》要求,燃气用户立管前设置手动切断装置,拟对设置部位和形式进行研讨,以保事故发生时能便捷地人工切断气源。因此,拟进行智能燃气切断装置服务于多种信号源的研究,切断装置动力源研究和燃气过流量的确定,燃气过流切断装置的应用研究和整个自控系统的研究。

会议并决定在已研制成功的上述技术,予以现场试点,以期取得现场第一手资料和经验,使燃气供应系统预警和自动处置技术得以确保安全、可靠、及时、有效和公共利益,从地域性、系统性和先进性出发,提升技术、简化工艺、减少投资、扩大燃气应用领域和市场。

 

                                                                  燃气专业委员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