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5年04月01日 11:23:1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专委会新闻
燃气专委会召开I燃气计量系统地震预警和自动处置安全技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1-03-02 14:22:52      

2011年2月25日,市土木工程学会燃气专业委员会于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燃气计量系统地震预警和自动处置安全技术研讨会”,上海市燃气管理处副处长徐仁宝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燃气和自控单位的科技人员约1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郑克敏秘书主持。会议学习了新近颁布的国家《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认为安全是今年工作重中之重,安全措施绝不能仅搞形式,而应体现“安全、可靠、及时、有效”的原则。会议就计量系统地震预警和自动处置安全技术进行了深入讨论,取得了共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城镇燃气技术规范》对上海市这样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应采取感震和自动处置。与会者认为,拟对智能燃气计量装置内置或外附地震感应器,并使其与计量装置所附切断装置联锁,防止因地震使燃气系统损坏造成次生灾害。

会议简要介绍了燃气供应系统预警和自动处置安全技术的组成。

燃气供应系统事故信号来源于燃气泄漏、燃气不完全燃烧、空间温度(火灾预警信号)等,可根据燃气用气场所和管道经过区域,取舍上述信号源的不同组合,使之成为一种复合探测器。考虑燃气发生事故,一般都为燃气泄漏至一定浓度而致,故拟研制事故记录器置于复合探测器机盒内,以使记录和显示事故之前25小时燃气泄漏不同时段的浓度,以便于追溯,利于事故分析。

进行超浓度断电技术研究,避免空间内因燃气泄漏遇电火花致燃爆而造成次生灾害,设想在泄漏探测器上设置超浓度断电控制装置,以使当泄漏探测器探测到空间内燃气达到一定浓度时,先行切断该空间内或邻舍的电源而后切断气源。因此,当空间内泄漏探测器接到燃气超过一定浓度时,会有两个处置动作,一个切断电源,另一个切断气源,以避免次生灾害,造成重大损失。

进行新型燃气泄漏预警信号采集技术研究,传统探测器设置位置,未区分开放和密闭空间,也未顾及室内空间的气流组织,燃气泄漏不能按人们主观意愿汇集于诸如天花板等处的探测器周围,使之不能第一时间及时和有效地感知燃气泄漏信号,会议认为在通过室内空间气流组织测试,进而得到不同的开放和密闭空间的判定条件,根据不同空间,采取不同的采集燃气泄漏信号的方式。研制对管道或管件等的周围空间进行密封,并进行该密封部件内空间的导流技术和时间的研究,附于管道、管件上该密封部件之上的新型泄漏探测器及其控制系统研制,以及时有效地探测到管道燃气泄漏信号,使系统安全、可靠、及时、有效。

自动处置拟用智能计量装置内置或外附切断装置或独立式紧急切断装置,以及时切断气源,燃气泄漏探测器内附超浓度切断电源装置,以及时切断电源,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燃气灶具前设置过流切断阀以防末端管脱落、人为泄放导致燃气瞬间泄漏过流而造成事故。根据《城镇燃气技术规范》要求,燃气用户立管前设置手动切断装置,拟对设置部位和形式进行研讨,以保事故发生时能便捷地人工切断气源。

与会人员对会议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取得了共识。

会议认为,复合探测器内附事故记录器,这是一个极好的创举,它能自动记录事故发生前25小时内检测到每个时段燃气泄漏浓度,具有可追溯性,可取证第一手资料,极利于事故的分析,故与泄漏探测器一起组合为复合探测器,且极具经济性,非常有必要,该项成熟技术应予以推广。

地震感应模块的全面推广,应在试点的同时,进一步研究落实一些事情。地震感应模块是成熟技术,但内置或外附于燃气计量装置,应予以试验磨合,该装置可在地震模拟台上进行试验;地震设防烈度能否低于6度,以便系统更安全,感震模块应有抗干扰性能,以免误报扰民。浦海新技术有限公司应制定企业标准,并应于上海市地震局和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试点应先行小试,而后中试及生产性试验。

流量计可外附切断处置装置,非智能化的皮膜表可研究内置小型切断装置,体现其经济性。切断装置应指明接到信号后动作的时间。

安全系统应考虑经济性,但经济性对安全性来说是低端的,安全性是高端的,是第一的;具体市场运作时可根据高端用户还是低端用户,确定适从,即确保了安全第一,也能相对体现其经济性。

整个燃气供应系统预警和自动处置系统的全面和典型的示范试验基地,应尽快具体化,抓紧落实,以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及时、有效和公共利益。
                                                                       燃气专委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