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学会燃气专委会假座悦华大酒店举行《燃气桥管应力分析及技术措施研究》课题成果发布会,市燃气管理处党委书记、市燃气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殷建华、市燃气管理处处长干斌、燃气集团副总经理陈自怡,市土木工程学会燃气专委会副主任、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蒋克武、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技处副调研员王晓龙等出席了会议,来自本市燃气行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约50人参加了会议。燃气专委会秘书郑克敏高工主持了会议。
《燃气桥管应力分析及技术措施研究》课题,可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为此率队赴成都、重庆、北京、廊坊和天津等地调研,实地考察北方和南方温度对管道的应力应变的影响,后又分别委托上海化工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对此进行了专题分析和研究,燃气专委会又曾多次召开燃气行业专题研讨会,就桥管热补偿进行研讨,但限于当初技术和认识的局限,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又就此对热补偿进行传热学的专题研究,把一年365天和一天24h太阳热辐射折合成热流,根据其物理学和数学意义,建立数学模型并解析,这次课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完成的。课题于2007年立题,2009年底通过市建交委验收。
会议介绍了课题由来、研究方法,并发布了它的成果——便查表:跨距便查表、自然补偿便查表、温度补偿量便查表和允许桩基沉降差便查表。
市建交委科技处在会上宣读了成果的批复意见,并颁发了科技成果证书。
上海奉贤燃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海龙表示要加强在利于燃气安全、利于燃气发展等诸方面课题和标准的科技投入,不仅在桥管课题的延伸上,更在燃气安全系统的提升上,为燃气安全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蒋克武副主任和干斌处长分别代表学会燃气专委会和市燃气处作了总结讲话。他们指出,课题源于实践,用于实践,对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有普遍的实际意义,成果对实际工程带来了方便,课题采用产学研结合的研究模式,既有实际、又有理论,既有实际意义,更有理论深度,因此成果有针对性,意义重大。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发展,上海市现今燃气管道总长度已近8000公里,燃气事业在快速的发展,给燃气运行安全带来了更多新的课题,在燃气安全,服务和供应等方面内容广泛,内涵丰富,我们要顺应燃气事业发展潮流,迎难而上,就燃气安全,特别是用户端的本质安全工作,进行延伸研究,确保运行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
克敏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