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研讨天然气技术创新 吹散空气中困扰地球人的雾霾
——2017年第三届中欧天然气技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新能源这个词似乎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尤其是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新能源如何与可持续发展相融相促,已经成为摆在燃气行业面前一个全新的课题。近日,市土木工程学会燃气专业委员会及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燃气设计公司通过国际交流研讨这一重要平台参与了这一“课题”的研究与编制。
2017年3月20日至21日,由同济大学、德国E.ON能源公司(E.ON Essen)、德国汉堡工业大学(TUHH)、吕贝克(Luebeck)公用事业公司、土木工程学会燃气专业委员会、学会团体会员单位隧道股份燃气设计公司以及上海市燃气节能技术促进中心等多家单位、有关研究机构及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燃气学会、协会等协办的2017年第三届中欧天然气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
此次技术研讨会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60余家能源企业、科研院所、设计单位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近200位专家学者。重点就德国能源转型发展、新能源补贴政策、分布式能源发展、天然气储存、气质管理、高效低污染燃烧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务实的交流。同时,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燃气专委会主任委员王以中正局级巡视员参会并作了致辞。学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秦文波及中国燃气协会、学会领导莅临会议参会并作重要演讲,与会嘉宾对本次研讨会给予高度重视,期待中欧双方能够在天然气领域合作掀开新的篇章,并对促进双方节能降耗,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研讨会聚焦能源可持续发展,力求在推进天然气技术创新,改善能源结构,探求雾霾治理的药方上取得突破,真可谓亮点纷呈,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亮点一,天然气高效使用可以吹散恼人的雾霾
能源可持续发展是支撑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在中国改善能源结构、清洁空气、治理雾霾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天然气上游管网建设已初具规模,产业链下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确保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德国针对困扰地球人的雾霾,推出了一系列重拳举措,根据德国汉堡大学的Gerhard SCHMITE教授的介绍,德国可再生能源比例在2015年就高达12.6%,作为一次能源自给率不是很高的德国,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便是一条有效的“药方”。与此同时,德国风力发电设备转机达44947MW,德国的水力资源利用十分成熟,目前德国积极大力推动太阳能,即充伏发电的补贴非常高,太阳能的热利用也非常普及;另外,德国正在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资源利用等新技术。根据规则,德国预计到203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48%以上。此外,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GER Stadrwerke专家也详细介绍了德国分布式供能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尤其是在分布式供能发展过程中的负荷匹配问题,为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分布式供能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亮点二,强有力的政策法规力推能源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天然气行业的政策法规,由于国家强有力措施的激励和推动,清洁节能减排工作在天然气领域频频发力,硕果逐步显现,已实现了15.7亿吨标准煤的节能量,成效非常显著。“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国家明确能源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提出了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十三五”时期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5%、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的“双控”目标。德国专家一方面重点介绍了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案和关于热电联产的法案;另一方面交流了能源转型发展规划、新能源在德国的发展经验,以及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等,从宏观角度对世界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研判,极大拓宽了国内专家的视野,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
亮点三,中外专家共同研讨能源发展战略
据悉,中欧天然气技术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今年举行的第三届研讨会是前两届会议主题的巩固和深化。按照双方确定的研讨宗旨,每届会议都将密切关注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发展作为研讨重点,本次研讨会之所以把主题名称定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就是因为看到近年来,国内能源的发展路线,不再是单一的以天然气或者电作为能源输入,更多的是以天然气结合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构建能源系统,目前,很多燃气公司都面临着从单一能源公司转型为综合能源供应商的变化,而燃气设计公司也正尝试从单一的能源业务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变化。所以选择这一研讨主题,正是适应国内能源发展的需要,构建交流研讨平台,推进行业快速发展。通过本届高峰论坛能源发展战略的研讨,对于推广品牌,搭建技术、科研交流沟通平台呈现出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国外专家对此次研讨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1、 通过与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的深入研讨交流,国外专家对中国天然气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表示非常惊讶,给予大大的赞;
2、 国外专家对能来参加此次论坛表示浓厚兴趣,很高兴能与中国同行,分享欧洲天然气发展这些年来的经验和教训;
3、 国际研讨平台提供的近距离交流机会,不仅是技术的交流,也是人文的交流,更衍生出科研技术、项目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意向,可谓是收获颇丰,意蕴深远。(金芳)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