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工程改造与维护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激光三维扫描工程应用学术论坛在建科大厦举行,论坛特邀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刘春教授作了题为《地面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及其工程应用》的学术报告。论坛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总工程师王卓琳教高主持,包括多名专委会委员在内的5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出席了论坛。
刘春教授的报告从地面激光雷达(LiDAR)的原理、技术发展历程、技术类型等基本信息切入,详细介绍了LiDAR技术在工程应用时测站分布、数据拼接与坐标系转换、数据分离提取、点云去噪、面片切割、纹理映射等步骤的关键技术。最后聚焦到不同类型的工程上,结合各自的特色需求分析了LiDAR技术的应用前景与优势,包括大场景扫描数据的拼接与精度、轨道扫描与变形监测、古建筑建模与分析、隧道监测、岩壁监测、玻璃幕墙监测等。
专题报告后,论坛上还进行了徕卡RTC 360激光扫描仪的应用介绍,展示了该款仪器具备的实景控制技术、视觉追踪、智能扫描等特色技术,以及该款仪器在碰撞分析、立面图测绘、工厂数字化、消防演练、改造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会后,刘春教授以及徕卡设备研发人员与参会人员结合工作中遇到的既有建筑检测、历史建筑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技巧进行了交流研讨。
刘春,男,工学博士,国家注册测绘师。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自然资源部现代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空生态感知与多维建模、室内外场景感知与建模、城市空间信息系统建设等。现任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是“十二五”国家973计划课题负责人,“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导航与位置服务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主持承担十多项国家级科技项目。目前担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激光雷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视觉传感专业委员会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灾委委员和特聘教授、中国测绘学会无人机创新应用工作委员会委员,以及多个国际杂志的编委和评审。先后在中国香港理工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和高级访问学者研究。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科技成果奖励。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登记9项,出版中英文合著5部,发表论文发150多篇。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