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5年04月04日 06:07:57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专委会新闻
惊艳时光:揭秘百年文艺地标——上海音乐厅专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10 20:37:42      


2020年12月9日,“惊艳时光:揭秘百年文艺地标——上海音乐厅”专题活动在上海音乐厅成功举办。本次专题活动由3724香港金算盘22工程建造专业委员会联合3724香港金算盘22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建筑学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举办。来自相关学会的部分委员及会员代表,以及上海建工集团、中建八局、隧道股份等多家企业的技术部门负责人及科研人员,线上线下共同参与。

 

上海音乐厅建成于1930年3月,前身为南京大戏院,其建筑风格为欧洲古典主义风格,是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因市政改造,对上海音乐厅进行了整体移位和保护修缮,新增两层地下室作为剧场配套空间,新建西大厅和南大厅与原建筑相连,因此,现上海音乐厅由原有建筑文保区域和移位后新建建筑非文保区域两部分组成。2019年3月,为保护历史建筑、解决建筑及设备设施逐步老化而无法满足更高标准演出的问题,改善表演和观演体验,上海音乐厅正式启动整体修缮工程。

红色区域为文保区,蓝色区域为非文保区

 

本次专题活动特别邀请了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建筑改建与持续利用技术研究所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室主任孙沈鹏,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本项目修缮工程的总体方案、修缮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科技创新。此次修缮,主要围绕文保区域保护修缮,维护建筑原有风格,对于非文保区域进行空间布局调整,重新装饰装修。同时,更新舞台设备设施,提升剧场声学演出效果,以满足一流的剧场演出需要。

 

文保区域重点特色部位修缮与复原


报告内容:

1、外立面清洗修缮

外立面泰山砖修缮

 

外立面花岗岩修缮前后效果

 

 


2、北进厅室内修缮

厅内科林斯柱修缮

 

北进厅修缮后效果

 

3、东走廊室内修缮

水磨石地面修复


 

 东走廊修缮后效果

 

4、观众厅室内修缮

“海上蓝”大顶修复

 

观众厅修缮后效果

 

数字孪生技术在上海音乐厅修缮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1、构建上海音乐厅文物建筑数字化档案库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近景测量等数字化测绘数据、BIM进行深度逆向建模,重构结构、建筑和机电设备模型,尤其对海上蓝平顶、科林斯柱式等特色部位,实现深度数字孪生,留住城市记忆。

 


2、建立上海音乐厅全生命期数字化管理平台

基于5G、BIM和物联网技术建立了远程智能监测平台,对观众厅大平顶全生命期周期的监测和预警;构建历史建筑特色文化展示平台,以数字化手段记录历史、传承工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应用BIM整合运维系统,构建大数据平台,提升现有运维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和智慧化水平,实现剧场智慧运维。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前往音乐厅北大厅、东走廊以及观众厅等现场参观考察上海音乐厅项目修缮成果,对本项目的技术应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通过实地考察音乐厅修缮工程,并通过线上线下报告交流的方式,使与会人员充分了解了文保区域重点特色部位修缮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关键技术在施工中的实施与应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