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灾害与风险管理小学生科普活动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主办,旨在通过专家讲堂、科学游戏、创意比赛等形式,向小学生科普科技创新与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安全意识和和人文素养。
本次活动共有60位小朋友提交了创意绘画作品,并来到同济大学参加线下活动。活动全程线上直播,线上点击率达271.8万,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
本次活动开幕式在同济大学瑞安楼二楼报告厅举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二级调研员苏祺老师、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徐荣华副部长和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理事长、同济大学张冬梅教授分别致欢迎辞,对各位小朋友和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能够通过寓教于乐的精彩活动,让小朋友们获得更多的韧性城市相关知识和风险管理意识与能力。随后分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张洁教授对科普活动总体情况进行了讲解。活动开幕式由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张东明教授主持。
开幕式后,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贾良玖教授围绕《清明上河图上中国虹桥的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从同济大学校园我们身边的桥梁讲到我国最古老的拱桥、最现代化的穿江越海大跨桥梁,最后给小朋友们展示了清明上河图上的虹桥是如何不用一颗螺丝钉就能建造的。
苏琪调研员与张冬梅理事长为
贾良玖教授颁发科普专家聘书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张洁教授就《不确定性世界漫游指南:让风险参加考试》为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内容,带领小朋友走入风险如何考试、如何定量评估的知识讲堂。专家讲堂结束后,参会嘉宾为两位科普专家颁发了讲座证书。
徐荣华副部长与中国灾协杭州代表处沈涛部长为
张洁教授颁发科普专家聘书
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地震来了,谁的房屋最稳固!”、“别卷走我的海景房”、“台风来了我不怕”、“不用一颗螺丝钉建造木拱桥” 4个小游戏,小朋友们在活动中学习了地震、海啸、台风等灾害及其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在展现自己才艺的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力,结交了新的朋友。
小朋友们在活动现场都带来了自己的绘画科普作品,通过简短的汇报展示了对韧性城市与多灾害风险管理的创意和才艺,小朋友们对未来人工智能和安全韧性城市的构想天马行空、创意十足、趣味性强,充分展现了小朋友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获得了评委和家长们的高度赞扬。
部分科普作品
在活动期间,小朋友们分批次参观了院史馆和实验室。土木工程学院周颖院长亲自为小朋友们讲解同济土木系科百余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一代代同济人“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非凡征程,向小朋友们传达了 “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和“兼容并蓄,求实创新”的同济土木精神。
在振动台、风洞、离心机3大实验室,小朋友们近距离地了解了地震、台风龙卷和超重力环境模拟平台的运作原理及其研究价值,对科学技术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根据小朋友们的科普汇报和科学游戏表现,此次活动评出了“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和“小小艺术家”三个奖项,由分会领导为各位获奖小朋友颁发奖状和学会专委会准备的精美礼品。
分会理事长张冬梅教授为获奖小朋友
颁发“小小科学家”奖状
风险分会秘书长张洁教授为获奖小朋友
颁发“小小工程师”奖状
分会副秘书长张东明教授为获奖小朋友
颁发“小小艺术家”奖状
本次活动在增加小朋友们对地震、台风、海啸等灾害认识的同时,也让小朋友们学习了防灾减灾的科学原理,体验到了同济大学的校园氛围,培养了小朋友们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小朋友和家长们表示,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经历,希望以后能参加更多类似的活动。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