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本市共新改建农村公路3289km,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972座。到2011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7925.14km,较2005年相比增幅达到71%,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和沥青路,高等级路面铺装率也达到100%,为实现村村通公交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以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为契机,紧紧围绕“三个服务”的要求,创新管理理念、强化养护手段、提升服务意识,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1年底,本市乡道技术状况指数(mqi)达到88.45,优良路率94.72%,村道mqi达到88.31,优良路率88.26%,农村公路管养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一是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保障了农村公路制度化管理.二是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进了农村公路建设发展.三是技术标准不断健全,规范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 四是质量意识不断加强,提升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2007年到2010年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总体合格率分别达到92%,93.2%, 94.21%和95.3%,年均增幅超过1个百分点。五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现了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到2011年6月本市9个郊区(县)全面完成了体制改革工作,各区县共成立了121个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42个乡镇农村公路路政中队,全市农村公路基本实现了“有路必管、有路必养”。六是管理养护不断规范,提高了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各区县不断创建农村公路文明示范工程,截至2011年底,各区县累计创建文明示范路40条,总计里程84.79km,逐步起到了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作用。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