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今天发布消息: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轨道交通建设在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和沿线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充分理解和配合下,在建工程总体建设计划目标全面完成,新一轮建设项目前期审批顺利展开。全年建成投运13号线一期(金沙江路至长寿路段)、16号线(龙阳路至罗山路段)共10公里新线,年内通车试运营,届时全网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548公里、车站337座。
此外,在建4个项目约65公里明年也将进入建设高潮,11号线迪士尼段全线轨道贯通,12号线西段、13号线(长寿路站~长清路)全线结构贯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和13号线(长清路~华夏中路)全面开工建设。其中,11号线迪士尼段、12号线(七莘路站~曲阜路站)、13号线(长寿路站~长清路站),预计有望于明年年底前开通试运行。
据了解,按照新一轮建设规划,到2020年底,上海还将新增260余公里里程,形成总规模18条线路(其中12条穿越黄浦江)、总里程约800公里、500余座车站的庞大轨道交通路网。明年将有5号线南延伸(东川路站~南桥新城站)、8号线三期(沈杜公路站~汇臻路站)、9号线三期东延伸(杨高中路站~曹路站)、10号线二期(新江湾城站~基隆路站)、13号线(南京西路站-张江路站)、14号线(封浜站~桂桥路站)、15号线(顾村公园站~紫竹高新区站)17号线(虹桥火车站站~东方绿舟站)、18号线(场北路站~航头站)等9条新线相继投入建设施工,从而形成“九龙齐舞奔800”的壮观场景。根据初步计划,5号线南延伸、8号线三期、9号线三期、17号线有望于2017年底建成通车试运行;10号线二期、13号线(长清路站~张江路站)有望于2018年底前建成通车试运行;14号线、15号线、18号线有望于2020年底前建成通车试运行。
针对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高峰“规模大,任务重,安全风险高,社会涉及面广”的特点,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将科学管理、科技创新,精心组织施工,努力做到“对交通影响最小,对市民生活影响最小,对社会环境影响最小”。
一是继续完善安全生产“远程监控”系统,改进重点风险环节技术审查,健全应急队伍和物资准备,将难度最大、直接穿越市中心的14号线作为新一轮规划建设项目的示范线,全面推进工程设计的“BIM系统”、建设管理的“GREATA系统”、现场安全“3G管理信息系统”三大工程信息化应用系统,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二是针对多线多点同时施工、施工占路对市区交通带来较大影响的特点,坚决贯彻“占一还一”的方针,努力确保沿线交通不受明显影响。针对预计将受到较大影响的浦东大道、华山路、武宁路、金陵路、桂林路、民生路等6条主干道,将逐一细化研究交通组织专项方案,科学调整车道线性和公交改道,主动接受市民社会的全过程监督,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针对即将在2016年出现的“100个车站、100台盾构同时施工”的情况,加大力度攻克施工沉降难题,全面推广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厚浆同步注浆法”,调整和改进盾构装备机型,加强现场管理,盾构掘进均衡施工,控制环数,努力确保盾构施工地面沉降不超过1公分,努力达到“地下盾构推进,地面一切照常”的“静默穿越”的世界一流施工水平。
四是针对施工产生的噪音、粉尘和光污染三大难题,强制推广低噪音空压机、工地现场PM2.5和噪音检测装置以及LED新光源等,不达标坚决不准施工。
新建线路工程简介
1、9号线三期东延伸(支持曹路大型保障住房建设)
9号线三期东延伸工程起自二期工程终点杨高中路站,线路沿杨高中路向东前行,穿过罗山立交、金桥立交至金海路口,转向金海路继续向东前行,穿过A20公路、浦东运河后,止于金钻路路口的曹路站。线路全长13.82公里,全部为地下线。
全线设芳甸路站、碧云路站(未来与14号线换乘)、平度路站、金桥站、申江路站、金海路站(与12号线换乘)、顾唐路站、民雷路站、曹路站共9座车站。
三期东延伸建成通车后,9号线将成为一条西南起沪杭城际高铁松江南站、东到浦东新区曹路镇,途经松江新城、徐家汇副中心、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世纪大道枢纽、金桥出口加工区、曹路大型居住社区等多个重要区域和客流集散点,全长近70公里的交通大动脉,对引导沿线地区发展、支持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形成良好的城市布局有着重要作用。
2、5号线南延伸(改善闵行、奉贤至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支持南桥新城发展)
5号线南延伸工程起点为5号线东川路站预留接轨点,终点为南桥新城站,线路沿途经闵行和奉贤两区。线路全长约17公里,其中地下线约8公里,高架线约9公里。
设江川路站、西渡站、肖塘站、奉浦站、环东路站、望园路站、金海湖站、南桥新城站共8座车站。其中,东川路站至奉浦站为高架车站、环东路站至南桥新城站为地下车站。
5号线南延伸线路通车后,对改善闵行、奉贤两区至中心城区的交通条件,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支持南桥新城发展,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区位优势和竞争力等有积极意义。
3、10号线二期(满足城市北部地区越江客流出行需求)
10号线二期线路起自一期工程东端终点站新江湾城站——沿淞沪路——下穿黄浦江—沿港城路路中——至外高桥保税区基隆路站。线路长度10.09 公里,其中地下线3.168公里,高架段6.323 公里。
全线设国帆路站、双江路站、高桥西站、高桥站、港城路站(与6号线换乘)、基隆路站6座车站,地下站1座,高架站5座,与已建6号线换乘。
作为一条新的越江通道,10号线二期对满足北部地区越江客流出行,并强化虹桥枢纽、虹桥商务区对浦东、杨浦北部地区辐射功能,对新江湾城、高桥镇、外高桥保税区等重点开发区域建设有重大意义。同时,提高了轨道交通网络整体疏散能力,减轻6号线运能压力。
4、14号线(紧邻2号线的越江通道,加强浦东、浦西过江联系,分流2号线客流压力)
14号线线路走向为:嘉定封浜—曹安公路—铜川路—武宁路—万航渡路—华山路—长乐路—金陵路—人民路—新永安路—过黄浦江—花园石桥路—陆家嘴东路—浦东大道—云山路—锦绣东路—浦东桂桥路站。全线全长约38.514公里,共设车站31座,全部为地下线。其中6站6区间(浦东南路站~龙居路站)与东西通道工程合体共建。设封浜车辆段和金桥停车场。
全线设封浜站、金园五路站、临洮路站、嘉怡路站、曹安公路站、真新新村站、真光路站、铜川路站(未来与15号线换乘)、真如站(与11号线换乘)、中宁路站、东新路站、武宁路站(与13号线换乘)、武定路站、静安寺站(与2、7号线换乘)、黄陂南路站(与1号线换乘)、大世界站(与8号线换乘)、豫园站(与10号线换乘)、陆家嘴站(与2号线换乘)、浦东南路站、浦东大道站(与4号线换乘)、源深路站、昌邑路站(未来与18号线换乘)、歇浦路站、龙居路站、云山路站(与6号线换乘)、碧云路站(未来与9号线换乘)、黄杨路站、锦绣东路站、金港路站、金粤路站、桂桥路站。
14号线功能定位为市区级高运量轨道交通骨干线,是连接市中心区和东西部地区的放射线,是线网中位于市中心核心区紧邻2号线的越江通道。加强浦东、浦西过江联系,有效缓解2号线客流紧张状况,有力支持江桥新市镇、真如城市副中心、静安寺商业区、黄浦区CBD地区、陆家嘴中央商务区、金桥出口加工区等沿线重要地区的开发建设,缓解城市东西部和核心区重要交通走廊的紧张状况,改善市区交通结构和环境,发挥网络整体效益。
5、17号线(加强青浦区和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
上海市轨道交通17号线工程主要位于青浦区,由沪青平公路至虹桥枢纽,线路走向为沪青平公路--淀山湖大道--盈港路--崧泽大道--诸陆东路,全长35.30公里,其中,高架线18.28公里,地下线16.13公里。
全线共设虹桥火车站站(与2、10号线换乘)、中国博览会北站、蟠龙路站、徐盈路站、徐泾北城站、嘉松中路站、赵巷站、汇金路站、青浦站、漕盈路站、淀山湖大道站、朱家角站、东方绿洲站13座,其中高架站6座、地下站7座。
17号线未来将直接串联起朱家角、青浦新城、赵巷新镇、赵巷商业商务区、徐泾镇、华新配套商品房基地、中国博览会、虹桥枢纽等重要地区,对加强青浦区和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保障虹桥商务区和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的客流集散,进一步完善全市轨道交通网络功能有重要意义。
6、15号线(加强城市西部内外环线之间的服务、带动沿线区域发展)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是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向线路。线路起自城市西北部的宝山顾村公园站,途经宝山、普陀、长宁、徐汇、闵行等5个行政区,止于城市西南部的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全线共设顾村公园站(与7号线换乘)、锦秋路站、丰翔路站、南大路站、祁安路站、古浪路站、武威东路站、上海西站站(与11号线换乘)、铜川路站(未来与14号线换乘)、梅岭北路站、大渡河路站(与13号线换乘)、长风公园站、天山路站、古北路站、姚虹路站、吴中路站、桂林路站(与9号线换乘)、桂林公园站(与12号线换乘)、上海南站站(与1、3号线换乘)百色路站、罗秀路站、朱梅路站、景洪路站、虹梅南路站、景西路站、曙建路站、双柏路站、元江路站、永德路站、紫竹高新区站,共30座车站,全长约42.3公里。
该线对加强城市西部内外环线之间的服务、带动沿线区域发展、汇集并转换沿线相交轨道线路客流、均衡网络客流有着较强的作用。
7、18号线(对支持城市副中心、航头大型保障住房社区等重要区域的开发建设,增强网络换乘功能)
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始于宝山区长江南路站,经由长江南路—何家湾路—国权北路—国权路—江浦路—民生路—世纪公园—白杨路—莲溪路—御青路—沪南公路,终于浦东新区的航头镇。线路全长约36.8公里,设车站26座,全部为地下线,是一条横贯上海内环东侧南北向的线路,沿线经过宝山区、杨浦区、浦东新区等3个行政区的居住密集区。
全线设长江南路站(与3号线换乘)、殷高路站、政立路站、复旦大学站、国权路站(与10号线换乘)、抚顺路站、江浦路站(与8号线换乘、江浦公园站(与12号线换乘)、平凉路站、丹阳路站、昌邑路站(未来与14号线换乘)、民生路站(与6号线换乘)、杨高中路站(与9号线换乘)、迎春路站、龙阳路站(与2、7、16号线换乘)、芳芯路站、北中路站、莲溪路站(未来与13号线换乘)、御桥站(与11号线换乘)、沪南公路站、周浦站、繁荣路站、沈梅路站、下盐路站、鹤立西路站、航头站。
18号线的建成对支持五角场城市副中心、航头大型保障住房社区等重要区域的开发建设,增强网络换乘功能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一浦江南北重要的越江线,对缓解越江客流有着积极的作用。
8、8号线三期(上海首条胶轮路轨的集运系统)
8号线三期工程位于闵行区浦江镇范围内,线路自8号线二期沈杜公路站引出后先沿既有8 号线区间东侧向南走行,后转向东并沿浦江镇停车场北侧走行,然后沿三鲁公路路中向南走行,至鲁南路再转向西并沿鲁南路路中走行,直至终点汇臻路站,并预留进一步向西延伸的条件。线路全长约6.644公里,共设6座高架车站。
全线设沈杜公路站、三鲁公路站、闵瑞路站、浦航路站、东城一路站、汇臻路站。
工程选用了运行环境友好,适合中、小运量、可灵活编组的胶轮路轨的集运系统承担运载要求。它的建设将积极促进浦江镇大型居住区的建设,完善轨道交通线网功能,服务好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
9、13号线(串联张江大型居住区,贯穿中心城区“西北~东南”轴向直径线)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的一条纵贯中心城区的“西北——东南”轴向的直径线,也是轨道交通路网中的一条重要的主干线。
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正线全长为全长16.4公里,起点为金运路站,经金沙江西路、金沙江路、长寿路、天目西路、恒丰路、大田路、石门路,到达一期工程终点南京西路站。线路途经嘉定、普陀、闸北、静安4个行政管辖区。共设14座车站,分别是金运路站、金沙江西路站、丰庄站、祁连山南路站、真北路站、大渡河路站(未来与15号线换乘)、金沙江路站(与3、4号线换乘)、隆德路站(与11号线换乘)、武宁路站(未来与14号线换乘)、长寿路站(与7号线换乘)、江宁路站、汉中路站(与1、12号线换乘)、自然博物馆站、南京西路站。
二期工程设淮海中路站、新天地站(换乘10号线)、马当路站(换乘9号线)、世博会博物馆站、世博大道站、长清路站(换乘7号线)、成山路站(换乘8号线)、东明路站(换乘6号线)、华鹏路站、下南路站、北蔡站、陈春路站、莲溪路站(未来与18号线换乘)、华夏中路站(换乘16号线)共14座车站。
三期串联了张江高科园区、张江大型居住区等客流集散点,其起点位于二期工程终点站华夏中路站,沿中科路向东,共设中科路、学林路、张江路三站,线路全长5.254公里,设三座地下车站。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