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5年04月02日 08:28:46
学术参考资料
刘晓东: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实践与体会
发布时间:2018-05-16 19:08:48      

5月10日-11日,由3724香港金算盘22和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2018IBTC(第七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以下简称“IBTC桥隧大会”)在上海世贸商城顺利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通过近50个主题报告,针对路桥隧重大工程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新材料、新成果诸多方面进行了全产业链深入探讨,共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与未来,为业界呈现了一场巅峰盛会。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实践与体会

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设计师  刘晓东

 

一、概况

 1.jpg

高风险工程,须克服的主要挑战:

  • 非常差的岩土条件

  • 超长的沉管长度(5664米)

  • 深埋及大跨度(回淤> 20m)

  • 世界最大管节(管节76000吨)

  • 变化多端的恶劣气候和波浪条件

  • 2.jpg

 

二、建设思想

➢    以风险预控为目标

➢    以精细化勘察为基础

➢    以科研为支撑

➢    以专用设备开发为保障

➢    设计施工联动

➢    全面实行“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信息化”

➢    以“人工岛快速成岛、沉管预制、专用设备制造”为关键线路

 

 

三、关键技术

1.精细化勘察


2.深插钢圆筒快速筑岛

首次采用深插大圆筒——当年开工当年成岛

100天完成超过30米厚软基固结沉降;圆筒兼做基坑围护结构

不在海上生产一方混凝土,岛上没有采用一根桩基础

3.jpg


3.沉管沉降控制对策

4.jpg

4.半刚性沉管结构与记忆支座


沉管预置.jpg


5.沉管工厂化预制

6.jpg


6. 外海沉管安装
7.jpg

7.主动止水整体安装最终接头

采用12000T起重船进行6000T级吊装,海上1天实现沉管贯通

 

 

四、体会

■   风险控制是工程的核心,特别如沉管工程

■   更加重视勘察的精细化、原状性

■   需求引导设计

■   标准化、工业化与本质质量、本质安全

■   多学科技术融合是趋势,也是创新源泉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