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 木 工 程 简 讯
2012年3月28日122期
学会召开十届四次理事会
学会于2012年1月10日上午,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了十届四次理事会。
应名洪理事长主持了会议,秘书长傅德明对学会2011年工作作了总结并提出2012年学会工作的要点。40余名理事参会。会议讨论通过了学会2011年工作和2012年工作计划,学会专业委员会改选指导意见,学会科技评价和技术咨询工作,及学会开拓发展相关事宜。
会议指出,2011年3724香港金算盘22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并为实施好“十二五”规划作出努力。在各专业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履行市科协“三个服务和一个加强”的工作职责。做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及加强自身建设服务,促进学会工作全面开展。
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
全年共开展各类学术活动45项。其中,涉外交流合作活动9项。参与学术活动总人次约4452人次。完成上海科技节项目7项、科协学术年会项目8项、中国工博会论坛项目1项、上海科技论坛项目1项、出版正式论文集3本,收录科技论文294篇、完成地下工程学科发展研究并编写报告1项,启动工程材料学科发展研究。完成技术规范宣贯培训 2次,培训400余人;与国际隧协联合开办地铁和隧道运营安全培训班,培训100余人。
积极开展科技评价工作,完成科技评价22项。完成科技咨询服务4项。组织推荐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发起的“百年百项工程”19项,入选12项。主办展览会1次。2011年中,又有7家单位和51位个人参加3724香港金算盘22。学会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搭建平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理事们对学会2011年总结与2012年计划展开了讨论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学会副理事长,市建委正局级巡视员王以中、上海铁路局副局长、副理事长王志平等领导与理事纷纷发言,对学会2011年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新的一年工作作了建言。他们指出,新的一年里,学会要以围绕“转型驱动,创新发展”的目标,在咨询项目、科技评价上寻找切入点,专委会之间组织一些跨行业的交流,寻找相互交叉的共同点。各团体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在咨询项目、经费、课题上为学会作些贡献。为学会的学术活动开展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应名洪理事长在会上指出:新的一年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有所建树,促进城市建设与管理。学会要寻找自己发展的空间,要找准定位,找到抓手,团体会员单位与理事单位要为学会在咨询项目,科技评价方面做些贡献,学会也要努力争取在多方面有所拓展,其中包括发展会员,在为社会服务方面做出贡献,在专业委员会组织建设、学术活动方面学会要做好推手,搞好平衡。2012年专委会换届改选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为学会换届选举做准备,我们要通过换届选举,提高工作效率与社会影响力。土木学会是个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学会,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的力度,依托科技发展的力量,向城市管理要效益,管理应该覆盖土木工程全领域,任何专业都涉及管理问题,学会在加强管理方面在技术上做些探讨,要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工程安全上要追求科学性和合理性。继续做好为会员服务工作,把广大会员的需要作为学会工作的需要来抓;在具体实施中要抓住热点和难点,提高会员单位学术活动的参与度;要利用学会的优势,开展一些培训,普及提高工程师、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加强与会员间的交流;我们要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加强对会员的指导,进一步发挥3724香港金算盘22在上海城市建设技术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理事会对在新一年里如何搭建平台,更好的为会员服务,开展好市科协的各项学术活动等,作了具体部署。
(亦敏)
学会召开学术活动、对外交流、科普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落实今年计划
本着落实好学会十届四次理事会精神,更好的开展2012年工作计划,我会于2012年3月23日下午2时,在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了学术活动领导小组、对外交流领导小组和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城投公司副总经理、学会学术工作领导小组顾金山组长,学会副理事长、建工集团副总裁、学会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汤伟组长、副理事长、国际隧协副主席、对外交流领导小组白云组长均出席了会议。参会的还有来自各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近20人。
会议由顾金山副理事长主持,傅德明秘书长对2011年学会开展的学术、科普工作,对外交流工作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2011年共开展各类学术活动45项。其中,涉外交流合作活动9项。参与学术活动总人次约4452人次。完成上海科技节项目7项、科协学术年会项目8项、中国工博会论坛项目1项、上海科技论坛项目1项。出版论文集3本,收录科技论文294篇。完成地下工程学科发展研究并编写报告1项,启动工程材料学科发展研究。完成技术规范宣贯培训 2次,培训400余人;与国际隧协联合开办地铁和隧道运营安全培训班,培训100余人。傅德明秘书长对2012年学会的学术活动进行了通报,其中包括即将申报的科协学术年会活动7项、上海科技节活动7项、工博会活动等项目共计49项。
傅德明秘书长指出:学会工作在围绕三个服务,一个加强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2012年要围绕重点,开展好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交流活动,提倡学会与学会之间、专业委员会与专业委员会之间的联合办会,在对外交流方面和科普工作方面,逐项落实并实施好,要在提高活动实效上下功夫,傅德明秘书长还传达了市科协关于科普工作相关意见。
白云副理事长、汤伟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黄醒春院长、现代集团上海设计院王平山副院长等参会的领导纷纷在会上建言,会议讨论通过了今年的学术活动的相关计划并对其中1-2项进行了调整。
顾金山副理事长指出,要按照市科协布置的工作节点,围绕今年的活动计划,注意平衡和协调,要适时开展一些调研,学术活动中,要选好主题,使参会人员有所收获,更好的为会员单位服务。全面落实学会在学术、对外交流、科普三个领域的工作。
(亦敏)
学会召开2012年联络员、秘书年度工作会议
2012年2月24日下午学会假座科学会堂思南楼召开2012年联络员、秘书年度工作会议,80余名联络员、秘书出席。
其主要内容为1、孙羹尧副秘书长代表学会作了2011年工作总结与2012年工作展望报告;2、傅德明秘书长作学会改选工作报告及2012年学会相关工作分解; 3、联络员代表交流发言。
孙羹尧副秘书长指出:2011年,学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全年共开展各类学术活动45项。其中,涉外交流合作活动9项。参与学术活动总人次约4452人次。完成上海科技节项目7项、科协学术年会项目8项、中国工博会论坛项目1项、上海科技论坛项目1项。出版论文集3本,收录科技论文294篇。完成地下工程学科发展研究并编写报告1项,启动工程材料学科发展研究。完成技术规范宣贯培训 2次,培训400余人;与国际隧协联合开办地铁和隧道运营安全培训班,培训100余人。
积极开展科技评价工作,完成科技评价22项。完成科技咨询服务4项。组织推荐由中国土木工程学好发起的“百年百项工程”19项,入选12项。主办展览会1次。2011年中,又有7家单位和51位个人参加3724香港金算盘22。2012年学会各专委会均已经报送年度工作计划,其中重大工程项目10项,一般学术活动数十项均已经作出安排。
傅德明秘书长传达了十届四次理事会通过的工作要点:其重点对学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基本思路与原则,专委会改选工作的会员统计等相关工作的目前进展,对学会会员与委员之间衔接与梳理、会员登记与发展工作等做了布置,对在会员发展、会员登记工作中出色的单位进行了表扬。傅德明秘书长还对学会今年工作做了进一步解读。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搭建技术交流平台继续开展好土木工程的各类学术活动,按科协统一部署,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和积极参加科技节活动;加强学会管理工作,积极完成市科协布置交办的各项工作与活动。他指出:联络员和秘书要做好学会与会员之间的桥梁,积极发展会员,为学会增加新鲜血液和有生力量,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学会的学术交流、研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平台上,发挥联络员和秘书的作用,要求大家再接再厉,着力在三个服务一加强上下功夫。
学会副秘书长、联络员岳贵平院长代表学会给排水,桥梁专委会谈工作体会 ;地下工程专委会徐志玲秘书畅谈了秘书工作体会。两位代表的发言精彩,内容翔实丰富,他们分别指出:学会工作是一项公益工作,需要有极大的工作热情和服务于社会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学会桥梁专委会数十年为青少年科普工作服务,从与广灵二小的结对子开始,一直到做中学,桥梁abc的编撰,科技馆进校园的参与等,无不为社会付出我们科技工作者的热情与劳动。给排水专委会与桥梁专委会均取得过学会的先进专委会的光荣称号。学会地下工程专委会数年来在加强会员队伍发展与建设;依托重大工程进行技术交流,与学会一起创建国际隧道年会品牌效应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从2003年开始的国际隧道年会已连续5届,其规模与国际影响力非常巨大,已被列入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工博会上海科技论坛”的常设项目。两位代表畅谈了工作体会与进一步搞好学会工作的心愿。
会议指出,2012年学会工作重点是换届选举工作,首先完成专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要把为会员服务,开展好学术交流作为学会的第一要务,任重而道远,相信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在联络员与秘书的配合下、一定能秉承“三个服务一个加强”工作方针,全面完成学会工作。
(亦敏)
学会开展“智能化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和应用”科技评价工作
2012年3月9日,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在上海城建(集团)公司组织并主持了关于“智能化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和应用”科技评价工作会议。
“智能化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和应用”系统是由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委托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大学共同研制的,旨在加强工程管理,提高企业信息化施工管理的效率。
出席评价的专家市建科委钱寅泉总工、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杨我清顾问总工、上海交通大学马登哲教授、城建设计院徐正良副总工、申通地铁九号线温玉君副总工程师、上海市安监局李黎明处长等专家审阅了验收资料,参观了工程信息管理中心,听取了课题组的项目执行情况和综述汇报。经讨论,一致认为该系统是一项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化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其智能化分析管理功能,对工程实时管理监控、安全、工期、成本、质量管理等。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其中盾构设备管理系统,能动态管理盾构设备,能提高盾构施工管理效率。设计安装的大屏幕视频显示系统和施工现场前端视频采集系统能满足施工现场远程视频对工程管理的需求。
该项目已在城建集团广泛使用,系统稳定,得到了用户好评。专家组一致通过了对此项目的验收评价。
会议指出:此项目以工程实施环节为核心,以时间进度控制为出发点,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对工程进行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控与管理,为城建集团管理层及各层管理人员了解工程实时情况,共享交流信息,项目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有效管理。此项目也是产、学、研的一次有效实践。学会傅德明秘书长表示,学会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的拓宽,以为会员单位服务,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作出努力。
(亦敏)
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召开迎春座谈委员会议
2012年1月12日下午,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30余名委员在隧道股份召开了迎春座谈会。
会议由杨国祥副主任委员主持,学会常务理事周文波主任委员对2011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专委会2012年工作进行了展望,傅德明秘书长传达了学会十届四次理事会精神,并对学会2011年工作及2012年主要工作计划作了阐述,重点是十一届学会理事会改选工作的布置。来自地下工程领域的上海各大设计院、高校等委员单位代表纷纷畅所欲言,对委员会新的一年工作献计献策。
孙钧院士、刘建航院士等顾问委员结合上海发展大计,也对委员会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指导。
(志玲)
学会材料专委会召开委员会议
学会材料专委会于2月9日下午在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召开委员会议。 20余位委员们欢聚一堂,共话专委会2011年工作,并对2012年工作进行了展望。
会议由学会常务理事,专委会主任委员贺鸿珠博导主持,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张晏清老师对材料专委会2011年工作做了总结并指出,过去的一年中,专委会遵循学会的宗旨,坚持以学术为主,以会员为本的服务理念,立足行业,充分发挥专委会的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学术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和目标。年初召开委员扩大会议,布置落实一年工作,举办了固废利用综合技术发展的科技沙龙,积极参与上海科技节活动,开展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的科技评价,开展新型建筑节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的发展的项目研究。组织参观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展览会,积极参与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上海科普活动日活动,推荐废钢渣利用的中国馆模型参展等。
贺鸿珠主任委员在会上充分征求各位委员的意见,对今年的计划逐项进行讨论、增补、充实、落实。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吴初航、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张晏清教授、同济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原院长王培铭教授、上海建科院陈海燕高工、城建集团原总工张易谦教高、上海建筑材料市场管理总站沈瑞德副主任,中国建筑科学院上海分院孙大明总工、港湾工程设计院王总等纷纷在会上建言。指出在材料工程中,要引入社会材料的概念,材料专业技术人员要有社会责任,如钱塘江大桥的水泥挂浆材料问题,导致桥梁事故,对材料的固废利用需要进一步拓展领域,对新材料的研发也要加强监管。上海的高速公路检查质量位于全国第14位,道路方面如何提高质量,材料是个重头戏。上海的路况在全国处于落后,与我们上海的形象不符。我们要加强公共安全,其中包括地下工程的施工管理等,材料方面也有很大的份量。绿色建筑必须要有绿色建材,我们材料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土木工程中是大有可为的。要积极开展材料方面的培训,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有用人才。
傅德明秘书长在会上传达了学会十届四次理事会的精神,并对学会2012年内将开展的改选工作等相关事宜进行了布置。指出材料专委会在去年的工作中取得的好成绩值得赞赏,在新的一年里,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专委会的联系与资源共享,包括与外省市的联系与学术探讨等。学会团体会员中,建科院、城建集团、中国建科院上海分院等都有很大的实力,可以与高校联合形成产学研的链接,从而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通过今年的专委会的改选,把我们的专委会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更好的为上海的经济建设服务,为会员单位服务,为会员服务。
(亦敏)
学会对电水平尺自动检测系统进行了科技评价促进创新驱动
上海地铁从1995年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以来,至今已发展到有11条线总长约400公里运营线路的规模,线路分布遍及全市。
由于上海的地层属于软土土层,其土层特点是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压缩性大且具有流变性,运营中的地铁隧道将不可避免产生较大的附加沉降。另外,在运营隧道邻近施工的新建隧道的穿越、高层建筑的基坑及其他市政工程的顶管等均会影响运营中的隧道,使之产生明显的沉降,故如何保证在施工时以有效地手段来控制地铁隧道受到的影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而保证线路的安全和正常载客运营,这是摆在地下工程专业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2月2日下午,上海土木工程学会对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上海辉固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引进创新的电水平尺动检测系统进行了科技评价。
参加评价的有上海基础公司原总工桂业琨教高,上海隧道工程设计研究院陈绪禄教高,3724香港金算盘22傅德明秘书长,上海市测绘院朱元溥、朱 骋高工,上海浦江桥隧管理公司顾宵峰高工,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维保中心李家平、张绪高工,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公司胡孟达、刘朝明高工等10位专家。
专家们查阅技术成果科技研究报告、相关图纸和资料等,对电水平尺沉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成、电水平尺沉降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电水平尺沉降数据误差的处理技术,电水平尺沉降自动监测系统的工程应用进行了评价。经认真讨论,指出创新开发应用的电水平尺沉降自动监测系统具有自动化、数字化、高精度、实时检测、远程监控等优点,已经在地铁线路沉降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出的误差分析和处理方法是可行的,能够满足沉降监测的要求。该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技术从2000年开始运用于上海的地下重大工程建设,其中包括外环线污水隧道A14标段穿越地铁一号线的安全监测、外滩通道大型盾构穿越地铁二号线沉降监测项目、世博会电力隧道跨、穿越轨道交通1、2、4、6、9、10、13号线隧道施工影响监测等10余项项目,该仪器在明珠二期隧道穿越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及轨道交通7号线成功穿越1号线运营隧道工程均得到了文汇报的报道。
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在会上指出,学会要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探索学会生存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探索为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服务的新路子,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做好学会与团体会员单位在经济与技术发展方面的桥梁纽带。
(亦敏)
学会桥梁专委会联合举办桥梁节段拼装设计、施工技术及设备研发报告会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上午学会桥梁专业委员会与市科委会和市科技信息中心联合举办“绿色土木”创新热点系列活动——桥梁工程绿色建造关键技术群专题《桥梁节段拼装设计、施工技术及设备研发》学术报告会,会议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1号楼208会议室举行。
本次活动主要对桥梁预制拼装的设计、施工工艺以及设备的研制进行技术交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大桥设计院总工程师张剑英和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蔡忠明分别做桥梁节段拼装设计和施工技术及设备研发报告。来自各家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高校的设计与科研人员70多人出席。
节段预制拼装桥梁将主梁或桥墩分成节段进行工厂化预制,投入人力少,施工质量高。现场节段拼装速度快,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小。节段拼装时现浇混凝土极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小。节段预制拼装桥梁大量运用体外预应力,便于检查、维护和更换,提高了桥梁耐久性,降低了桥梁全寿命花费。节段预制拼装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符合“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在国内已经开始逐步应用。根据政府的政策导向,今后建设行业的趋势是采用装配式建设,节段预制拼装桥梁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俊杰)
排水专业委员会召开《絮凝剂加药控制的创新—在饮用水厂和污水厂提高处理效率同时节省成本》学术交流会
2月17日,学会给排水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举办了《絮凝剂加药控制的创新—在饮用水厂和污水厂提高处理效率同时节省成本》学术交流会。
来自上海市建交委科技委的专家、挪威水研究院、挪威驻沪总领事馆商务处高级官员以及排水行业的设计人员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建交委科技委副主任赵俊主持了会议,学会常务理事、给排水专委会主任委员张辰总工先作了简要介绍,然后由挪威水研究院副院长、奥斯陆科技大学教授Harsha Ratnaweera博士作了专题报告,详细的介绍了DOSCON系统的工作原理:先以监控系统获取实时的水质测量数据,包括(进水的流量、pH值、电导率、加药后即时的pH值,以及沉淀后的ss,乃至总磷、总氮、COD和TOC等参数)来验证并测试已有模型,以此模型来计算最佳的絮凝剂用量从而能节省投药量。
通过此次学术交流会,为上海市水处理行业的专家、学者提供了新的混凝加药理念,有助于提高行业水平。
(张欣)
学会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摘要
2011年,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全年共开展各类学术活动45项。其中,涉外交流合作活动9项。参与学术活动总人次约4452人次。完成上海科技节项目7项、科协学术年会项目8项、中国工博会论坛项目1项、上海科技论坛项目1项。出版论文集3本,收录科技论文294篇。
完成地下工程学科发展研究并编写报告1项,启动工程材料学科发展研究。完成技术规范宣贯培训 3次,培训480余人;与国际隧协联合开办地铁和隧道运营安全培训班,培训100余人。积极开展科技评价工作,完成科技评价22项。完成科技咨询服务4项。组织推荐由中国土木工程学好发起的“百年百项工程”19项,入选12项。主办展览会1次。2011年中,又有7家单位和51位个人参加3724香港金算盘22。学会加强学会建设和管理,落实全年工作,学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分别于2011年1月12日和7月19日召开了十届三次理事会和十届三次常务理事会。理事会讨论通过了学会2010年工作和2011年工作计划,学会于2011年3月15日下午召开了学术活动领导小组、对外交流领导小组和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并先后两次在2011年2月24日和3月19日召开联络员、秘书工作会议,为全年工作的开展打好了基础。积极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积极开展上海科技节活动
学会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主题,以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为出发点,今年申报上海科技节项目计7项,入选5项。共举办7次活动,820余人次参加。积极参与2011年9月17日至18日在复兴公园举办2011年上海市科普开放日活动。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举办各类形式与内容的学术研讨会,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科技评价与专业培训。为更好的为会员单位服务,我会积极配合市科协的各项活动,组织会员积极参与,在科协搭建的学术平台中,做到相得益彰。继续加强组织工作,开展好学会日常工作。组织了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参选项目推荐工作。完成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关于百年百项工程推荐工作,学会目前共有11个单位推荐了19个项目, 12个项目获得百年百项工程的荣誉。最终完成了由傅德明秘书长主持汇编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学科发展研究》的项目。
3724香港金算盘222012年学术活动项目计划表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内 容 提 要 | 日 期 | 地 点 | 规 模 | 活动 形式 | 承办单位 |
1 | 上海科技节活动 | 上海重大工程技术报告会 | 5月 | 科学会堂 | 80 | 会议 | 学会 |
2 | 上海科技节活动 | 2012中国上海桥梁工程技术研讨会 | 5.30 | 国际博览中心 | 100 | 研讨会 | 学会、国展中心 |
3 | 上海科技节活动 | 桥梁新材料新工艺讲座结合工程实践,介绍新材料新工艺,推进技术创新 | 5~6月 | 市政院 | 100人 | 讲座 | 桥梁 |
4 | 上海科技节活动 | 组织重大工程项目现场技术考察和交流 | 二季度 | 上海 | 50 | 参观、报告 | 工程结构 |
5 | 上海科技节活动 | 重大岩土及地下工程参观,结合世博轴及有关场馆的参观进行技术交流 | 2012、6 | 浦东世博园区 | 30人左右 | 工程参观 | 岩土力学 |
6 | 上海科技节活动 | 日本地基处理技术专题讲座,邀请日本工程公司介绍日本近年来地基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 | 2011年 2季度 | 待定 | 100人左右 | 专题讲座 | 地下专委 |
7 | 上海科技节活动 | 环境友好型污水处理厂设计理念介绍--合肥市塘西河再生水厂 | 二季度 | 科学会堂 | 50人 | 学术交流 | 给排水 |
8 | 上海科技节活动 | 基于BIM协同设计发展研讨会 | 5月 | 江苏启东 | 40人 | 研讨会 | 计算机 |
9 | 市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 | 叠合梁或波形腹板组合梁结构的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 | 8~9月 | 市政院或 城建院 | 120人 | 讲座 | 桥梁专委 |
10 | 市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 | 三季度 | 安徽 | 100 | 报告、座谈会等 | 工程结构 | |
11 | 市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 | 科技沙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 | 9月 | 市建科院 | 35人 | 会议 | 材料专委 |
12 | 市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 | 工程改造学术交流活动 | 第三季度 | 待定 | 100人 | 报告讲座 | 学会、工程改造 |
13 | 市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 | 孙钧讲座--邀请国内外岩土力学与工程界的著名学者或专家做学术报告并进行技术交流 | 2012、10 | 同济大学 | 200人左右 | 学术讲座 | 岩土力学、孙钧基金 |
14 | 市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 | 南市水厂深度处理技术--为提高生活饮用水质量实施的技术改造及经验交流 | 三季度 | 科学会堂 | 50人 | 学术交流 | 给排水 |
15 | 中国工博会 | 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地下空间与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研讨培训 | 2012、11 | 未定 | 150人 | 研讨培训 | 国际隧协、学会 |
16 | 中国工博会 | 工程结构学术年会 | 四季度 | 现代院 | 200人 | 研讨会 | 工程结构 |
17 | 2012国际隧道桥梁技术大会 | 针对隧道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 2012、7 | 上海 | 300 | 研讨会 | 学会、闻鼎公司 |
18 | 斜拉索生产工艺介绍及参观 | 斜拉索的组成及生产工艺介绍,现场参观了解斜拉索的主要构造 | 1~2月 | 拉索厂 | 40-50人 | 参观 | 桥 梁
|
19 | 混凝土桥梁基于性能的设计讲座 | 混凝土桥梁基于性能的设计理论 | 3~4月 | 同济大学或市政院 | 80人 | 讲座 | |
20 | 大跨径桥梁特殊施工工艺参观 | 施工现场参观 | 待定 |
| 50人 | 参观 | |
21 | 技术考察 | 减振隔震现场试验观摩 | 一季度 | 上海 | 50 | 参观 | 工 程 结 构 |
23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学术交流活动 | 二季度 | 上海 | 100 | 研讨 | |
24 | 建设工程技术规程讲座 | 建设工程新编规程的宣贯等 | 5月 | 待定 |
| 讲座 | 材 料 专 委 会 |
25 | 组织参观 | 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展览会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室内供暖系统、热泵及通风设备展览会 第十四届上海国际别墅配套设施博览会 | 8月 |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 100人 | 参观 | |
26 | 土木工程计算软件新进展介绍 | 邀请土木工程行业的国际和国内著名软件公司介绍土木工程行业软件的开发、应用、进展情况 | 2011.6 | 同济大学 | 50人 | 讲座 | 计算机 |
27 | 项目考察参观活动 | 考察典型项目 | 第四季度 | 待定 | 60人 | 参观及座谈会 | 工程改造与维护 |
28 | 国家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修订技术讲座 | 结合国家“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修订,进行技术交流 | 2012、7 | 上海科学会堂 | 100人左右 | 技术讲座 | 岩 土 力 学 与 工 程 |
29 | 岩土力学与工程热点讨论会 | 上海市工程建设中岩土力学与工程的热点问题,相关理论与实践 | 2012、8 | 交通大学 | 30人左右 | 讨论会 | |
30 | 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 | 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学术与技术交流 | 2012、8 | 内蒙古自治区 | 150人左右 | 学术交流 | |
31 | 道路与交通学术研讨会 | 与其他学会一起 |
| 交通大学 |
| 研讨会 | 道路与交通 |
32 | MJS工艺讨论、参观 | 以汉中路车站为依托背景,进行MJS工艺的讨论和参观 | 2012年 3季度 | 汉中路车站 | 50人左右 | 参观交流 | 地下专委
|
33 | 密闭空间泄漏燃气浓度分布测试方案研讨 | 讨论燃气泄漏时空间浓度分布,及时性判断和作用半径要求 | 2月 | 未定 | 20人 | 会议 | 燃 气 专 委 会 |
34 | 燃气行业技术研讨会 | 研讨安全监控智能化工作、燃气不停输工艺、定向钻进技术和供应系统安全技术,并交流节能减排,公共卫生等技术 | 3~12月 | 未定 | 40人 | 会议 | |
35 | 京津渝沪直辖市燃气学会联谊 | 安全监控智能化工作专题交流 | 5月 | 未定 | 20人 | 会议 | |
36 | 天然气在交通能源上应用研讨 | 应用技术研讨 | 6月 | 未定 | 20人 | 会议 | |
37 | 建筑地震感应和预防技术研讨 | 研讨建筑地震预警和处置技术 | 7月 | 未定 | 20人 | 会议 | |
38 | 双壁波纹管应用于地下引入管更新技术研讨 | 研究引入管更新技术 | 8月 | 未定 | 20人 | 会议 | |
39 | 绝缘装置工程技术研讨会 | 整体式绝缘接头和法兰等工程研讨 | 9月 | 未定 | 20人 | 会议 | |
40 | 大型基础设施管理 论坛 | 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论坛 | 2012.4 | 上海 | 100 | 研讨会 | 管 理 专 委 |
41 | 工程管理研讨会 | 当前工程管理热点问题研讨 | 2012.11 | 上海 | 50 | 研讨会 | |
42 | 南线东段总管设计施工技术交流 | 南线东段总管采用2根直径4m的顶管,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双孔顶管 | 一季度 | 科学会堂 | 50 | 学术交流 | 给 排 水 专 委 |
43 | 白龙港污泥应急工程 | 应急工程是为解决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压力采用的污泥深度处理项目,预计12年6月建成 | 四季度 | 白龙港污水厂 | 50 | 参观 | |
44 |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轨道板裂缝修补研究 |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轨道板裂缝修补研究 | 二季度 | 待定 | 50人 |
| 铁 道 专 委 |
45 | 举办高铁联调联试技术交流会 | 举办高铁联调联试技术交流会 | 三季度 | 待定 | 50人 |
| |
46 | 现场观摩转体梁施工技术 | 现场观摩转体梁施工技术 | 四季度 | 待定 | 50 |
| |
47 | 工程参观 | 两港公路-大治河桥 | 5月 | 上海 | 上海 | 参观 | 预 应 力 专 委 |
48 | 工程参观 | 超大体量预应力工程-临空SOHO参观 | 9月 | 上海 | 上海 | 参观 | |
49 | 学术会议交流 | 学术年会 | 四季度 | 上海 | 上海 | 会议 |
汇总:工博会项目拟报2个
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项目拟报6个
科技节项目拟报8个
团体会员单位简介
上海市房屋安全监察所简介
上海市房屋安全监察所(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为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直属处级事业单位,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人员编制70人,现有职工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70%。
上海市房屋安全监察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上海市城市房屋安全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不断建立健全上海市建、构筑物拆除行业、房屋质量检测行业、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房屋安全监察和技术服务的体制机制。(1)建、构筑物拆除行业管理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通过加强拆除企业管理,强化工程现场监管和从业人员培训,确保了行业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实现了世博场馆拆除等工程的“零漏报、零事故、零投诉”。目前全市拆除企业113家,从业人员达6000余名,年拆除房屋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2)积极发挥房屋质量检测在城市房屋安全管理、重大工程建设、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住宅修缮工程实施、房屋安全应急处置等方面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在加强房屋质量检测规范化建设、人员培训、推动科研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确保了检测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市检测单位13家,经注册的从业人员400余名,年检测房屋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3)以“建立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为指导思想,强化对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方案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监管,扎实做好优秀历史建筑基础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建设等重点工作,做好对上海市632处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基础性和事务性工作;(4)服务于上海市房屋安全管理,在房屋安全普查、旧住房成套改造、房屋渗漏认定、破坏承重结构认定、房屋质量检测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
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上海市房屋安全监察所注重运用技术引领发展,组织编修了《房屋质量检测规程》、《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等多部上海市地方性技术规程,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其中参与研究的《建筑结构全寿命维护中的检测评定理论与技术》和《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分别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三等奖。
上海市房屋安全监察所于2007~2011年连续五年荣获“全国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8~2011年连续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上海赛区)优胜单位”等荣誉。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是上海城建集团旗下的大型施工企业,由原上海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建设机场道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整合重组而成,2011年8月正式组建成立。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为国家一级施工企业,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公路工程施工、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机场场道工程、公路路面工程、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二级、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承包二级和境外工程等施工资质。
公司现有2026职工,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649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资格的282人,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职工总数的38.85%。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承建了上海市内环线、外环线、中环线、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沪闵路高架、沪宁、沪杭、沪青平高速公路、东海大桥、上海长江大桥、崇启通道、上海轨道交通、杨高中路电力隧道、上海国际赛车场、上海世博园区、安徽广德通用试车场、老港垃圾填埋场、虹桥机场跑道改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上海文新报业大夏、嘉瑞花园及境外印度德里地铁二期工程、安哥拉罗安达体育场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诞生了多个“中国第一”、“上海第一”的记录,取得了在桥梁、道路、高速公路、沥青摊铺、水务环保、电力能源、机场港区、房产建造、公路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优势和实力。公司承建工程多次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银质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市政工程金奖、金杯奖、金杯示范工程、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上海市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白玉兰奖、市政工程金奖、金杯示范工程等荣誉。
在科研方面,公司近年来完成了多个国内领先科技成果,“重交通沥青路面设计的理论体系、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节能减排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关键技术与应用”、“沥青混凝土旧料工厂化热再生技术开发和应用”、“大型节段梁拼装法在城市高架桥的应用技术”、“功能型沥青路面新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绿色环保型天然沥青BMA混合料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等13个项目,荣获了国家、建设部、上海市的科技进步奖,形成了5项国家级工法、11项上海市市级工法。公司还编写了近10份行业及地方技术规范规程。公司的“一种胶结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彩色路用混合料“、“工厂化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赛道防滑面层沥青混合料”、“自行走式盾构平移过站系统”、“盾构平移过站反力系统”、“赛道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等10个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授权。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以向社会奉献精品工程和为民造福为己任,竭诚为社会提供最好的工程产品。愿景是打造成为现代化、专业化的国内一流的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总承包商。
法人代表:崔建跃 单位地址:上海市蒙自路654号邮 编:200023
电话传真:02153027911 网 站:www.srbg.com.cn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具备建设部市政公用、公路、房屋建筑工程甲级监理资质,交通部公路工程甲级监理和特殊独立大桥专项、特殊独立隧道专项监理资质,同时也是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上海市首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市政公用工程(城市道路、桥梁、地铁轻轨),公路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代建)和建设监理、招标代理,现有员工500多人。
公司参与并顺利竣工的建设监理工程主要有:东海大桥,徐浦大桥、卢浦大桥引桥, A30高速公路(郊环线),嘉浏高速公路二期,沪青平高速公路入城段,莘奉金高速公路一期,浙江上三、杭金衢高速公路,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上海市轨道交通十一条线路的部分区间和车站,内环线、中环线、外环线及共和新路高架,浦东机场北通道,武汉长江隧道,常州高架、温州瓯海大道,杭州庆春路隧道,上海长江隧桥工程,上海世博园区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上海援建四川都江堰蒲虹公路和蒲阳干道工程。
公司董事长刘凤鸣、总经理龚鹤毅率全体员工以“诚实、守信、优质、高效”为服务宗旨,不断开拓,锐意进取,为上海城市建设、为发展具有中国的建设监理事业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做出积极奉献。
联系电话:55804096(经营部) 65437903(人力资源部)
35120763(办公室) 传真:55804096、55804095
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闻鼎(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新兴的产业媒体运营商和会展主办机构,集杂志、网站、展览、会议、商务服务、视觉科技以及智能终端应用于一体,立志在中国乃至全球战略性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中谋求发展。闻鼎以现代媒体和现代会展的经营理念,关切产业关键技术与经济贸易的发展,在多个核心产业领域进行综合化、规模化的深入拓展,打造符合现代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信息平台、贸易平台和交流平台。
闻鼎专注于经济背后的产业,以信息价值与平台理念服务并引领现代产业发展。见证中国经济发展,与产业共成长,做推动产业进步的中坚力量。
在现代经济版图中,媒体业及展览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进步的见证者、传播者,又是商贸交流平台的承载者、推动者。闻鼎在媒体会展领域志存高远!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资讯产品、会展平台与服务,从产业角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闻鼎目前旗下主要设有上海公司与北京公司,下设产业媒体事业部及各行业分部、商务会议部、展览事业部。
法人代表:邓 艳
单位地址:上海市广中西路777弄多媒体产业基地2号楼A幢2层B座 200072
联系电话:021-51757701 传真:021-51757702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司网站:www.wtmeg.com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